第660章 宦商对决——曲线外援(1 / 2)
宦官,早在产生这一职业的初期,他们只是皇族、勋贵及其大家族中役使的杂役、仆人以及管理人员,他们有的是戴罪之身,有的混碗饭吃,常年在贵族家后院进进出出,出于雄性的霸者思维,岂容你们苟且?所以确实需要一些没有功能的男人干活。故而先秦和西汉时期,宫廷内所用之人并非全是阉人。但自东汉开始,刘秀建朝,宦官一职便全为被阉人,他们各有分工争夺荣宠,执行着帝王的各种许意,迎合着他们的爱好、趣味儿,教他们玩耍娱乐,休闲舒适。治国理政,那不是他们该插手的事儿,修修园子,给娘娘们爬树摘果子不好吗?
即便这样日防夜防,东汉还是被外戚、宦官给毁了。历代王族痛定思痛,还是无法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权力啊财富啊美色啊诱惑得人心神不宁,春心萌动,萌动。
历史的车轮迎来了五代的统一,宋王朝的建立终于使得富庶的中原得以休养生息,读书人终于能安静读书了。经过百年的契合,精英士大夫们牢牢限制了外戚、宦官的权力,宦官们再顽皮,只能像套了紧箍咒的孙猴子,被人牵着去市井表演杂耍。
士大夫们古书感慨兵灾战化,忠君爱国一定要刻在骨头里。的确,是个好法子,不细究那些无耻的宦官,有宋一朝,出色的文武宦官可圈可点,机制在发挥作用,朝堂运行良好。
如果没有宦官在左右帮忙,皇帝连京城的大门都出不了,岂不是被士大夫们哄着玩儿?皇族跟这些伴随他们长大的人,天然的亲近,没有感情那是假的!亲近之后就是信任,信任之后就是放纵了,如果能力比贪欲强,那么,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像杨戬这种能开源耙钱的,童贯这种可以监军打仗的。朕心甚慰。
制霸朝堂的士大夫们并不孤单,皇帝打不过他们,提拔新晋的精英士子出来打擂台!年轻意气的新科进士们,初任地方,有能力的很快就能取得建树,展露头尖,这些人往往又不怕事,敢于杠正面!不畏惧权威,正是打击朝堂元老的利器,遥想当年,蔡京也干过这活儿。跟老家伙们斗,即便斗败了,也可以涨身价!
双方准备就绪,士大夫们的扒皮揭老底大戏开锣,都是人,谁还没个三长两短的时候?治政谁还能不犯错误?天灾都是锅,尔虞我诈都是常规剧情,上上下下那么多官员,可谓每一次上朝都不知道谁会被揪出来弹劾。总之日子还要过,斗争不会停歇,坚守底线不死人,打嘴仗有益于大脑皮层活跃,延缓衰老……这一切,直到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不负责任的说法是新旧地主的利益之争,激进云云、利弊云云、措施不当云云,任人用将云云,探究曲折原因,这帮人是吹毛求疵,干活的人千万不对,难道只能祖宗之法不可变?大伙节衣缩食等死不就好了?哦不,大地主们不是靠俸禄过活的,饿不死,生活质量也不会下降。
封建王朝总有那么一拨人,不是平民百姓,从没体验过平民艰苦的一群人,替百姓在选择、发声,美其名曰为民考虑,民不聊生。呸!要脸吗?
负责任的说:但凡改革,总会有人跳出来反对的,产生分歧的原因很多,不好一概而论,也不能一概而论,循序渐进、摸索前进说起来容易,可当你坐在那个位置上,谁他娘给你十年二十年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