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暂编第六十六师(1 / 2)
<content>
飞机一趟又一趟的运回物资,去苏联的车队也踏上了归途。似乎所有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是陕州那头突然闹起了蝗灾,赵诚几乎都不想离开东川。
这次灾情把豫西刚刚恢复的民心士气再次推向了谷底,即使陕州在之前的大灾中几乎没人饿死,但是各种流言依旧传的沸沸扬扬,好心的、恶意的,曹二宝不得不四处灭件下来之前把部队番号改成了暂编第66师。按说暂编师没有新编师听起来体面,一般是军委会打发那些被收编部队时给的甜枣,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给裁撤了。有时也会用于对各战区保安团和游击队的整合,这种情况下,只要能找到关系、通过点检,部队官兵照样能吃皇粮、穿虎皮。
六六大顺么,弟兄们总算是松了口气。张伟这货更是骚包的不行,当天就在驻地外头挂出了新招牌,云南边防总队二旅那帮多招募的黑户兵也摆脱了挑夫的身份,光明正大的在胸前挂上了表明身份的新“符号”。
部队闹腾的跟在过大年似的。可惜除去几位大佬,暂66师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上头对于军饷问题只字未提。原先边防二旅是赵诚在掏钱养活,现在,老赵家照样一个大子也没少拿,连军装钱都叫重庆那些大人物们分润了。
窝心事忒多,只要钱能解决的了,赵诚都懒得生气。这回本陕州,他照样做好了被敲竹杠的准备。一千八百兵,外加需要从东川北运的装备和物资,至少要三百辆卡车,沿途少了打点,连贵州的地界都出不去。
当然,单论贵州地方武装的实力,是万万不敢阻拦军事运输的。放在黔系实力鼎峰时期,所属部队也不过才七个师而已。自当家人王家烈被最高当局保送陆军大学“进修”,二把手侯之担造撤职并软禁于重庆,黔系部队实质上便已经沦为国军部队里的小角色,论份量甚至不如老西北军系统的队伍。饶是曾为贵州讲武堂教务长的何应钦多方照扶,依旧颓势不改。
这回车队路过贵州,过路费便是几卡车弹药,既有按规矩办事的意思,也有还何应钦人情的考虑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