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 第88章 李家人,终究是站起来了

第88章 李家人,终究是站起来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临上朝前,李唯特意赏了他一盏山泉水,等的就是这么一刻了。

“今奉敕封赏功臣。

皇兄李旦晋韩王,加授吏部尚书,立嫡子成器为嗣王。

诸子,成义授襄阳郡王,隆范授长沙郡王,隆基授太原郡王,隆业授广平郡王。

诸女皆赐郡主尊号,封授......

元勋李牧元勤恪殊甚,特晋鲁王,授宗正寺卿,总领皇族簿籍。

齐王李兆固守新都天宁功著旂常,领国子监博士,兼弘文馆大学士,以彰其敷教兴文之绩。”

这些个封号,李唯是动过脑筋的。

整个唐朝是注定不会出下一个秦王了。

硬封不要紧,天下认不认,自已有没有这个硬命扛住‘秦王’二字就有的说了。

既然李唯接手了这荒唐的女频世界,那李世民便可以是秦王绝唱了。

李旦的韩王,主打一个文化象征。

战果韩国枢纽地位,象征交通要冲,正应印李唯先前给他画的饼。

李旦的诸位儿子里,根据历史已有文献,李唯比较看好李成器和李隆基。

所以李成器作为嫡子,他无可争议的是韩王世子,而李隆基这里被夹带私货,被封为太原郡王。

唐朝主要以地名封王爵,以地理位置的优劣、历史背景、人文认知,再来隐喻该王爵是否贵重。

如今李隆基年岁不大,年十岁。

十岁的庶子无故被皇帝偏爱,对上对下都不是个好信号。

要事出有因,那也得日后在学堂表现突出。

而今大部分人都不清楚李唯对未来地区的行政规划,对太原一地名作为封号,并不太敏感。

就算察觉到了太原这一地略有特殊,但盖在一众分封中,也只觉得这是李唯给其兄长抬面子的。

李旦这一家的荣封,让大家都有些恍惚。

李家人,终究是站起来了啊……

新人只觉得变天了,而老人只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惆怅,和皇帝你终于回来了的敞亮。

李老劳苦功高,李唯也觉得他到了要功成身退,只做一些漂亮活儿的年纪了。

所以李唯给了他容封,并让他退居幕后,主要管理没什么人可以被他管理的宗亲。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不干净的事情,李老就别掺和了。

找些‘兼职’,混一混履历,再把自已洗一洗,不就白了?

著书传唱李唯新法,出席宴会彰显李唐威仪的同时搜罗情报,游说世家做那‘哎呀我还能不为你着想’的老好人,配合李兆一同宣扬汉文化,设立‘国企’充盈国库制造大量就业……等等。

按照李唯的计划,李老这一跳水,就也不用上岸了。

鲁王与韩王的用意相似,鲁国为孔子故里,象征着文化正统,强调文教治理。

李牧元算出身,只能说是中游偏上,封王且给个鲁字,是封大了的。

可李唯的开国基金是他给的,开国第一笔劳动力也是他给的,这份从龙之功是他应得的。

只是可惜,李老年事已高,没有什么医学奇迹,以后只能靠过继嗣子来维系香火了。

不过作亲王嗣子,也不是个难受的活儿,白捡的亲王爵位,有的是人愿意孝敬他。

李兆的荣华基本已经到顶了,他还年轻,还要很多磨砺。

所以给个国子监博士的职务,让他一点点的谦逊的往上爬、不耻下问,对他日后而言,将会是传唱千年的美名。

【齐王兆,弱冠之年,幡然悔悟,乃弃浮华,潜心经史。尝悬梁刺股,昼夜不辍,兼以虚怀若谷,虽寒士布衣问难,必降阶执礼。三载之间,精进如飞鸿踏雪,帝闻其贤,特擢国子监博士。

兆既掌庠序,更以敦品励学为务,讲经时必焚香正冠,释褐弟子未尝见其愠色。

乾元中累迁祭酒,整饬学风,重订六馆规程,天下士子望太学如瞻北斗。春秋四十有五,拜入内阁,犹自手不释卷。】

李唐封完了,那便轮到皇后娘家。

“特敕宇文安禾晋代国公,授上柱国勋,判礼部尚书事。(‘判礼部尚书事’→判某职事。)

敕宇文吐屯擢工部尚书。

特敕宇文县伯督运粮秣功在军国,进封县公,迁礼部主客司员外郎。”

宇文吐屯这个人,除去天宁自已人,大家对他都毫无印象。

所以这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两人。

哪怕不用特意去了解,仅听两个‘特敕’就知道,这是两位女官。

朝堂大臣下意识的屏息、左右环顾。

他们很惊讶。

荣封皇后娘家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可这么封?也就只有宇文安禾本人敢想也想对了。

没有人敢想,在经历了妖后武氏以后,陛下竟然还敢肆无忌惮的任用女人。

陛下任人唯亲,可他们不怕啊。

国公这种爵位也就罢了,还任实职礼部……

选秀?

陛下果然是年轻,就算再勇武狠辣,到底还是在权术上落了下乘。

也有少许嗅觉敏锐的,在这份任命中嗅出阴谋的味道。

比如张柬之,甚至比如最开始提出‘礼部官员可得好好干哦’的韦巨源。

韦巨源在思考。

首先,宇文安禾不会是个简单角色。

其次,皇帝这么做他的用意是什么?瞧瞧朝中这么多磨刀霍霍的……皇帝是要继续清剿朝中不服的势力吗?还是说要继续借蛮力打压世家?又或者是……?

韦巨源想了很多,只是如今任命封赏也才刚刚开始,他能揣摩的圣意太少了,于是他恭谨的站着、目不斜视、甚至面无表情。

再看看,不急。

而李唯本人自然是另有打算的。

这打算是什么,继续封下去,总有人能看懂。

不过只可惜,武泽天注定是看不到这场面了。

日后画下来烧给她吧。

妈,这才是朝堂女官,你看懂了吗?

恪尽职守、执掌外朝权力、为皇帝与天下人共同办事的‘官’,而不是随随便便提拔个有且仅有一个的小秘。

礼部的职能不多,但都是李唯当下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后宫遴选算一项。

本职中包含了国家礼仪、祭祀、科举。

他妈还在烧着呢。

后事自然也要准备妥当,长安的武氏田也还在规划着,曌碑也还在刻着,

这都要礼部去监督,务必使其分毫不差。

科举是比处理好祭祀与选秀更头疼的。

科举本身设立的目的,就是与世家门阀博弈,从被他们垄断的饭碗里,强行开辟出一条基层人向上爬的通道。

做好了不一定有美名,但做坏了那一定是千古骂名。

那些没上车的人会骂,上了车准备锁门的人骂,本就在车上被挤占了利益的人更会骂。

能完全一心跟着李唯脚步走的人不少,可能委以重任且身份能力压群雄的太少,能达到上述要求的,每个身上都已经身兼数职。

所以李唯想到了宇文安禾的头脑与谨慎。

这是李唯最看重的,她的个人能力。

她可实在是太小心了。

把她放上去做靶子,李唯不担心她会马失前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