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私盐贩子的疯狂(1 / 2)
说完后,又犹豫的问道:“不过这两支军队不是被戚将军和俞将军带到了蓟镇和大同了吗?难不成福建还留下了一部分。”
王远颇为惊讶地看了一眼余有丁,用力地点点头说道:
“没错,这两支军队的确都跟了戚将军和俞将军前往了北方战场。
不过从这两支军队里,退出的老兵和伤残士卒可是有不少。
这些老兵的战斗力,可不是京营这些没经历过战场磨砺的兵痞可以比得上的。
哪怕这些老兵并不上战场,平日帮我等训练一二,也是难得可贵!”
见到王远开始端茶送客,众官吏也是知道说的差不多了,该时候离开了。
于是纷纷起身拱手抱拳道:“大人,我等告退。”
………
王锡爵收到余有丁带来的计划,兴奋得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呼道:“妙策啊!此计若成,私盐之患可除!”
当即雷厉风行地筹备起来,调配人手,准备物资,只盼这计划能早日施展,彻底铲除私盐贩子这颗毒瘤。
而心里也是松了口气,他的肩膀太小了,可扛不起这么大的事。有王远在附近,哪怕没有露面,安全感也是很足的。
……
没几日,福建盐场低价售盐的消息,如一阵疾风,瞬间传遍福州府的大街小巷。
市井百姓们听闻,先是满脸狐疑,不敢相信这等好事。
“你可听说了?盐场的盐价,竟降到一斤十文了!”一个卖菜的小贩,拉着旁边的货郎,满脸的难以置信。
货郎瞪大了眼睛,撇撇嘴道:“莫不是听错了?哪能有这等便宜事,该不会是谣言吧。”
这时,一个老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凑过来,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千真万确!我刚从皇店那边回来,亲眼瞧见的。这下可好了,往后日子能轻松些咯!”
众人听闻,瞬间欢呼雀跃起来,街头巷尾满是喜悦的氛围。
有人奔走相告,有人喜极而泣。对比起粮食来说,每年买盐的钱并不多。
但是对于以种田、摆摊为生的小民来说。
每年省下的钱,或许能让他们过年的餐桌上,多上一道肉菜。又或许这是他们家中一个成员的救命钱。
……
可这消息,对私盐贩子来说,却如一道晴天霹雳。
安平镇的私盐巢穴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林朝曦猛地将手中的茶杯砸在地上,怒目圆睁,恶狠狠地骂道:“这王锡爵,竟敢使这等阴招!老子跟他拼了!”
说罢,一脚踢翻了旁边的凳子,脸上的凶狠之色让人不寒而栗,尽显其狠辣本性。
陈九指也是一脸阴沉,咬着牙道:“这低价盐一出来,咱们的生意可就全完了,往后拿什么养活兄弟们!难道就这么坐以待毙?”
吴平则是满脸惶恐,来回踱步,嘴里嘟囔着:“再这么下去,咱们都得喝西北风,得想个法子啊!”
林朝曦沉思片刻,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大手一挥道:
“跟他们拼了!集合所有兄弟,给盐司衙门来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好惹的!
若是不把这盐场搅个天翻地覆,咱们往后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陈九指和吴平对视一眼,咬咬牙,点头应和。三人当即开始商议具体的行动方案,准备背水一战。
………
王远这边,为了增强武装力量,亲自前往那些退伍伤残士兵,聚居的村落。
俞大猷原先征兵时,便是一个村一个村的征。如今伤残退伍了,自然也都是在一个村。
踏入一个叫临海村的大村子,映入眼帘的是破败的房屋,衣衫褴褛的村民。
道路上鸡鸭粪便无数,两旁的树木稀稀落落,毫无生机。
王远跟着村老,走进一间低矮的茅屋,屋内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
一个断了腿的老兵正躺在床上,面容憔悴,瘦骨嶙峋。见王远进来,老兵挣扎着要起身,王远赶忙上前制止。
“老伯不必起身,你这日子,怎么过得这般艰难?退伍的抚恤金没收到吗?”
王远眉头紧皱,关切地问道,声音中难得地带上了一丝冰冷。
抗倭之战,竟然还有人敢贪墨抚恤金?!
“给了,没人贪墨!”老兵苦笑着摇摇头,声音沙哑:“大人有所不知,我这一残废,啥活儿也干不了。
家里人跟着受苦,还不如当初战死在沙场,也省得拖累他们。”说罢,眼中满是无奈与痛苦。
王远心中一阵酸涩,立刻就明白了,沉默片刻后说道:“老伯,本官这次来,是想给你们一个机会。帮着训练新兵,凭本事挣月钱,养活自己和家人,如何?”
老兵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黯淡下去:“大人,就我这残废身子,能行吗?怕是误了大人的大事。”
“行!你们都是战场上的英雄,经验丰富,只要肯出力,定能发挥大作用。”王远目光坚定,给老兵打气,神色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老兵重重点头,眼中燃起希望之火:“大人如此信任,小人定当竭尽全力!”
王远想了想,从怀中拿出一个荷包,轻轻的放在床边:“你准备准备,我接下来再去其他几家转转,明日本官安排人来接你等!”
“好!好!大人放心!小人知道…知道!”
王远点点头,走出茅屋,望着村里破败的景象。
暗暗发誓:以后掌了大权,定要改变这一切!
~~~~~
转瞬之间,便到了七月十九。自王远抵达福建,已然过去了半月之久。
如今,福建盐场的低价盐,已遍及整个福建省。
值得一提的是,十日之前,以英国公为首的勋贵集团,作为福建的食盐销售商,已派人从皇店接手了食盐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