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233章 徐渭

第233章 徐渭(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海瑞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的问道:“沈一石隶属织造局,陛下若是不发话,谁敢动他?”

谭纶摇了摇头说道:“织造局借助沈一石发财,不过这财富并非是织造局的,这些钱财都要送到宫中,织造局内其实没钱。

这一次,若是能贱卖百姓的田地,织造局便可以倚仗沈一石多产丝绸,卖予西洋来换取银子。

不过如今百姓田地贱卖不成了,但是国库的亏空还是需要补的。

既然织造局没钱,那么朝廷便只好抄了沈一石的家。用这抄家所得,来弥补国库的亏空。

而且也只能抄了沈一石的家,才能有足够的丝绸,卖给西洋的商人。

更何况沈一石家中,有那么多作坊。抄家之后,也能顺理成章地,归于织造局所得。有这么多利益,再加上严党的鼓动,陛下必然会应允!”

海瑞沉默了良久,想到了前两日在船上见到的沈一石,有些皱眉的说道:

“若是站在整体上看,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不过沈一石前两日,才自掏腰包,购买粮食借与百姓,给陛下挣了面子,解决的一个麻。

如今就抄了他的家,未免有些不讲人情,亦违背了律法。这怎么能是圣皇所为呢?”

“正因如此,方才是自寻死路啊!”谭纶摇了摇头,解释道:“那沈一石能看出,上面有裕王的反对,

知道兼并百姓田地,已经是不可能的,于是自掏腰包,替皇上买了面子、收了人心,他以为这样就可以自保了吗?

哼!却不要忘了一要命的古训,历朝历代国库的亏空,非打百姓的主意,即打商人的主意!

如今百姓保住了,那他这个商人,岂能自保?”

海瑞摇了摇头,还是无奈的问道:“那再怎么样,总归也是需要一个罪名吧?”

谭纶想也不想便说道:“罪名何其简单,随便就能找出一大箩筐。仅仅以沈一石私自,打着织造局的招牌买粮赈灾一事,朝廷便可安其一个‘商人乱政’的罪名!”

海瑞听了大受震撼:“士农工商皆为朝廷子民,如今朝廷挥霍无度,官场贪墨成风,竟然用这般手段。

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场中气便是如此,叫我大明如何自处?若是大明朝再不整治,恐怕亡国不远矣!”

“整治乃是未来的事情!”谭纶听后大惊,连忙开始制止,而后又开始四处打量,发现没人偷听这才松了口气:

“这次你能保下几十万灾民,又搅乱了严党的布局,已经是惊天动地。

有句话你可能不爱听,但是我必须得说。后续朝廷若是有举动,你万万不可插手了。严党一旦倒台,朝廷必定会用你,而且会重用。

为谋国,你也需要先学会谋身,切莫倒在未来的旅途上!”

谭纶能和他这样说,海瑞也着实非常感动,不由的也多说了两句:“兵者,凶器也。你这次再次前往军营,极有可能便是要前往前线了,更是要多多保重。”

见到海瑞听进去了,谭纶感的甚是欣慰,此时也笑着说道:“前方打仗,最怕的就是后方不稳。淳安县乃是重灾县,你须得稳住淳安,便稳住了半个浙江。

你海刚峰稳住了,我谭子理便无所畏惧,半个月内令百姓尽快将桑苗插下。产出的生丝,皆卖与织造局。

既要为百姓谋利,亦要对上面有个交代,我也好替你向上面进言。

哦!对了,我来说还是有些不便的,你这边既然有景行所在。他定然也会为你进言的,他所言的皆是能传入裕王耳中,我也就不做什么无用功了。”

海瑞点了点头也说道:“你现在便走了,不若等景行回来,他应该过两日便会回来了!”

谭纶摇了摇头,起身站了起来说道:“不了,这一次本就是和胡总督告的假,倭寇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打过来了,我这位置虽然不重要,但善离职守总归是不好的。

而且日后有的是机会,到时候我和景行,京城再见也是不晚。

对了,这次老夫人过来我便不能拜见了,你到时候替我磕一个头吧,等此事结束了我再回来补上!”

说完之后,谭纶便起身向着外面走去。

海瑞看见这样,连忙起身率先走了出去,在门槛处拿起谭纶的鞋子,示意谭纶伸脚。

谭纶并没有动作,只是疑惑的看着海瑞。

海瑞没有回答,执拗的人捧鞋蹲在门槛处。

“唉!何处无月,何月不照人。只是无人如我两人罢了。”说完之后谭纶也不停留,一手扶着门框,伸脚便向着鞋子钻去。

~~~~~

此时的王远,也刚刚来到建德县的城门。

王远这刚刚在淳安县待了两日,便急不可待的赶过来。

那也是有原因的,实在是因为王用汲这边,进展的太顺利了。短短三日,建德县便有三分之一的灾民,借粮将自家地改成桑田。

坏了!看王用汲这个速度,怕不是要叫他做成了。

这可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