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走向人才垄断(一)(2 / 2)
“是无条件的。”
“我们今年已经给老鹰国的大部分自费留学生发了钱。(有些条件好的,看不上)
“现在是回国,扩大赞助的范围。”
“怎么扩大?”
“之前去老鹰国留学的都是本科生。”
“现在我们决定在各大高中就开始赞助一些优秀学生出去读本科。”
“你们有头绪了吗?”
“陆景阳和外事局联系过”,外事局是专门管理留学工作在内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
所有留学生都是归这个部门管理的。
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因为申请不到留学资格,或是因为没钱自费留学的。
就当时留学的费用来说,光是去老鹰国的机票都要3000元人民币,一个人的工资还不到100元。要不吃不 喝3年,才买得起一张机票。
这也是普通家庭没办法自费留学的原因。
而基金会之前的资助办法,是留学生到了老鹰国才给。
无形中把一大批贫困学生给刷掉了,特别是连机票也买不起的那一部分。
这次陆景阳和陈妤回家,就是要在这边成立分公司。
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让贫困的学生可以在申请前就知道只要被录取了,就会有赞助。不需要为钱发愁。
这样可以大幅的提高老鹰国学校的申请数量,自费出国人数的数量。
但同时还有一个大的风险,就是抢了公费生的生源。
之前去当公费用,无非是自己没钱,需要国家给自己出费用,但毕业后要回国工作。
现在自费生有人赞助了,毕业后不限定在哪工作。
大部分会选择自费生。
当然,有一些并不想在外国工作。
特别是委托生。
他们在单位就有工资了。
留学时单位工资是续陆发的。
甚至有些地方出了规定,留学的学生归国后,在半年或一年可以升为“科长”,这可是极有诱惑力的。
有些人工作一辈子,到了退休,也仅能当一个科长。
现在海归就可以当科长,这简直是一条通天大道(印象是这几年才取消这个政策的,感兴趣的可以上网查查)。
如果想快速的推进,可以从教育部下手。
让政府来做推手。
“不过,这是很重要的事,要上级同意才可以。”
“这不就是一个捐款吗?怎么变成重要的事了?”
“你不懂,这里的水很深。”
“你怎么碰到肖爱国的?”
“你不是不喜欢他吗?”
“我什么时候说不喜欢他了?”
“那就是喜欢了”
“爸,不和你说了”
“好,我不说了。”
“今年一月份,我和陆景阳等二十多人在中央公园徒步。
“碰到了肖爱国几兄妹。
“于是就认识了。”
“他邀请我们去他那里工作。”
“你们也是在钢铁城上班?”
“是的,我们在112楼,肖爱国在119楼。”
“你们经常见面?”
“陈妤神采飞扬的说;是啊,我们还去看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
“肖爱国还带我在钢铁城吃了好多美食呢。”
“美食城超级大,有很多国家的美食。”
在陈部长的旁敲侧击下,印证了自己的想法后。
陈部长在心里疯狂吐槽,还说不喜欢呢。
还都一起看演唱会,一起吃美食了。
怪不得看不上陆景阳,原来是有更好的选择。
“爸,你有办法帮我们开展工作吗?
“女大不中留啊”。刚有点平静的心态又激动起来。
“明天我找领导汇报下工作吧。”
“你去找一下陆叔叔,就说晚上请他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