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蚍蜉传 > 68山雨(四)

68山雨(四)(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孟敖曹此行人数寥寥,而清潭旧城中的曹营兵马少说也有千人,众寡过于悬殊。于是,探得部分情报后的孟敖曹审时度势,果断选择了撤离。城中曹营亦派出数十骑追赶,但始终未能接近,后亦回返。清潭城距离枣阳县城六十里,孟敖曹疾驰过半,中途在舂陵旧城暂且落脚,却遇到了韩衮。

比起破败的清潭旧城,始建于汉代的舂陵旧城虽然历史更悠久,但因距县城较近有着屏障之利,反倒修缮更加完备。孟敖曹汇报了清潭旧城的军情后方知韩衮原来也已经得到了南部消息,来舂陵旧城就是为了为阻敌而提前做准备。

“统制,主公知情否?”纵马狂奔三十里,一路颠簸的孟敖曹早是满身大汗,与韩衮并肩步上舂陵旧城的城墙,整个人湿漉漉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

韩衮目光如炬,凝视南面的重峦叠嶂道:“我出后乡时已差快马递送急报,想现下主公应当也收到信了。”又道,“后乡留了二百骑由老廉镇守,这舂陵城地势紧要,又有城垣防备,我之见,是最佳拒敌之所。”

舂陵旧城地处大洪山北麓,乃自南向北从山区迈入平原的重要通道,若罗汝才等流寇接下来由大洪山脉中的清潭城一线北上,那么舂陵城便是其必经之路。眼前的旧城城垣周长不到二里,且高度不足一丈,但若合理利用,防御效果同样不可小觑。

“剩余灿也督军叶县,令苗有才、孙应元、黄得功等支援。然而,看似声势浩大的“曹营再入河南”,实则乃罗汝才想出的计谋,这支流寇的主体也不过顺义王沈万登等杂牌

部队,人虽多,战斗力则极为低下。最终,纵使沈万登等无奈投降,但官军也觉察到了异常,可反应过来却是迟了,罗汝才已趁着官军注意力转移的空当,再次率领主力部队由承天府北上。

“曹操罗汝才素以狡黠著称,楚、豫官军这次疏忽大意,倒是被摆了一道。”郭如克似笑非笑道,“熊大人兴师动众,把家底都翻了出来,到头来劳师费饷,徒增笑耳。”

赵当世说道:“骄兵必败,左良玉等屡战屡胜,难免生骄傲自满之心。这一遭战术上虽胜,战略上却是一败涂地。曹部能冲破枷锁,再度北上,如游鱼入海,往后不知还要多花多少工夫才能再度将之钳制。”

侯大贵笑笑道:“还好,亡羊补牢不算晚,有我赵营在,这漏子还能及时堵上。”随即又道,“不过一个曹操,咱们打点起精神也不怕他。”

“老侯,此言差矣!”侯大贵才说完,赵当世忽然如此道。

“差矣?主公何意?襄阳府除我军之外,尚有别部官军,几地互为奥援,他来就是入了天牢,进来容易出去难!”侯大贵不解道。

赵当世这时环顾众人,朗声道:“各位,今番局势并不简单,切莫拿大轻视。韩统制派人来前,庞指挥同样送来了情报,称北面唐县流寇有异动。而今盘踞在唐县的乃是回营,此二营相隔数百里却能在一两天内不约而同动作,想必私底下早便勾连,联合行事。彼等既然对我营早有图谋,我等亦不可等闲视之!”

此言一出,帐中议论声顿起。侯大贵脸色一变,身子往前一倾问道:“西营可有动静?”

赵当世摇摇头:“西营尚无。”

侯大贵轻舒口气,嘟囔一句:“唐县在北,清潭城在南,敌从两面来,我营腹背受敌。”

帐内渐渐恢复安静,赵当世思忖片刻道:“两个月前,回营等就已开始向唐县集结,至日前探知,老回回、革里眼、混十万三营总计流寇约有四五万。南面曹营虽连遭损失,但元气未伤,兵力亦至少二三万。这二营联袂而来,目的很显然在于我营。我营以不到万人要面对近十万之敌,压力不可谓不大。”说是十万,但众军将深知流寇战力结构,没人会当真。可无论怎么缩水,回营、曹营毕竟有着雄厚实力,二营联手,也绝对堪称赵营从未有过的挑战。

众军将又议论片刻,徐珲清清嗓子,沉着脸道:“南面曹营既已发难,想必北面回营就这两日也将动作。不知主公意下如何?”综合前前后后的多方情报,基本可以认定回营与曹营勾结的事实,敌自两面来,仅靠现在赵营的力量绝难做到两线开花,所以必须有所侧重,徐珲与赵当世相处至今,很有默契。

赵当世转眼看了看端坐左右的昌则玉与穆公淳,对众人道:“诸位应都清楚,流寇中步卒再多,到头来也不过纸糊的老虎,一战即溃,深可虑者唯有马寇。而马寇中,又以老营精骑为甚。回、曹二营能纵横多年,所依仗的,无非是铁打不动的老营精骑。”

话说到这里,众军将点头称是。流寇兴起,四处重点攻掠马苑,马匹数量往往远超官军。其原因所在,便在于马匹能帮助流寇短时间内提高战斗力,似赵营这样,能沉下心,有耐心、有条件、有技术一步一步将步卒训练出来的营头微乎其微。譬如当年首屈一指的闯王高迎祥,就是靠着麾下上万名具装铁骑才得以确立霸主地位,李自成、张献忠、马守应、罗汝才等巨寇大寇,无一不是以所拥精骑的多寡论定实力。这也是为何赵营初期即便常胜,却始终不被流寇们所真正尊重与畏服的症结所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