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虚实(四)(1 / 2)
进入十月的下旬后,冷风骤起,隔三岔五就是一场大雨,而小雨淅淅沥沥几乎就没有停过,明眼人都看得出,今年的冬,恐怕会比以往更早到来。然而,对于小红狼来说,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今冬的白雪了。
当日在荞麦山、盐井连败后,小红狼等打定主意要避开赵营之锋芒,前往宁羌州固守。怎料兵行至汉中府南部,官军却落井下石,截断了通向西南的道径。小红狼等腹背受敌,心中惶惶,在又败于柳绍宗之手后发生了内讧,一条龙、猛虎等皆为小红狼所杀,部众哗乱,焦头烂额下,小红狼只得暂向看似空虚的西北退却。
他慌不择路,意欲与武大定会合,重固势力,却想不到此举正中赵当世下怀。赵营北面集结的数千人马备战已久,双方大战于城固县,小红狼被重创,一直支持他的铁杆盟友上天龙也为炮轰而亡。连战连败下,小红狼部上下离心离德,最后坚守在他身边的不足千数。可他仍抱有幻想,希望通过西北的武大定北上出汉中府另寻发展。怎料人心不古,武大定见事态发展果如当日刘孝竑所言,心中已然为赵营折服,毫不犹豫地选择给予自己这个昔日的老友、战友最致命的一击。
而这时候,和着细雨,小红狼五花大绑,被压着跪立在高台上。他的双眼直似要喷出愤怒的赫更适合当一个亲兵头目,那么这庞劲明就当之无愧,乃天生为间谍活动而生的人才。赵当世有识人之明,能清楚的看出部下每个人当前的能力以及蕴藏的潜力,这也是作为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他认为,如果日后要分出专门的特务部门由人掌管,那么庞劲明无疑是比周文赫更加合适的人选。
这且不提,庞劲明带回来的军情统共分为三项:第一项,与柳绍宗的交涉。那日为了阻断小红狼向西南方扼退路,穆公淳提出的办法就是找到官军,以华清郡主为筹码买‘官军出力。官贼间勾搭,赵当世听过不少也经历过不少,只有曹文诏、秦良玉这种一根筋或者说赤诚之人才会对这个概念执着坚持。更多人,比如说柳绍宗,就很容易在利益面前动摇。对他来说,干死干活几个月,自己损失不少财力人力,换来的却是朝廷几个月的拖欠军饷,无论是主观意志还是客观情况,都驱使着他接下这单生意。试想,独力救回华清郡主,这是何等的功劳?且不说朝廷那边会颁下如何的赏赐,就瑞藩给予的报酬,想来也足够吃个盆满钵满。所以,柳绍宗很爽快答应了赵营的出兵要求。眼下,柳绍宗还带着人在外头晃荡,等待着赵当世兑现承诺。
第二项,汉中城内的军队构成。这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主要是因为庞劲明没有办法与足够的时间深入官军。总的来说,就是分三部:孙显祖一千五百来人;柳绍宗三千人;刘宇扬二千余人。里头孙显祖的人战斗力最强,刘宇扬的最弱。除此之外,川中日前也有千把来人到了西面,具体情况还需再探。
第三项,褒城的城防。武大定虽然正式归附了赵营,但赵当世并不打算将攻打褒城、沔县的事作罢。言而无信,非人主所为,为了进一步折服武大定,赵当世铁了心要取这两县。庞劲明首先提到褒城的官兵有三千余众,赵当世大惊。陕中不比四川,因为一向是军事重省,对于城池的修葺十分看重。近在咫尺的城固、西乡二县不过千余人的守军,就能让赵当世打消强攻的念头。原以为偏僻的褒城、沔县守备会疏松些,才会将进攻目标转到那里,如果这三千人的消息确凿,那赵当世真的得考虑如何与武大定交待的事了。
不过,庞劲明随后抖出一个重要情况,便是据他打探,这三千人并不是哪里来的援军,而是褒城县令何永禧最近一个月仓促招募起来的。想来是赵营的突然到来使得何永禧压力陡增,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以这些人分布守御,就是为了作出兵多城固的假象,好恐吓流寇知难而退。真别说,这主意倒真有些作用,不但小红狼没有去褒城骚扰,就是赵当世,在没有亲耳听到这种内幕,怕也会对攻击的计划迟疑一二。三千没有任何训练的官兵在身经百战的赵营眼中与披着狼皮的羊没有任何区别。这条消息极有价值,只要再次确认,这攻褒城一事,就不再是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