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十万亩土豆包销合同(2 / 2)
崔龙说,我就是那个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这次来呢,是给你们一个惊喜的。
“什么惊喜?”村民问。
崔龙说:“我们此行是想跟农户签订一个土豆销售合同的。”
“土豆销售合同?怎么讲?第一次听过!”村民对这桩新鲜事闻所未闻,根本不理解到底什么路数。
崔龙解释说:“老乡,是这样的。你们只管好好种地,土豆成熟了,不再需要你们累死累活地亲自拉去卖了,我们会派人开车上门收购的,你说方便吗?”
村民一听,还有这好事?他们再三确认:这是真的?那需要运费吗?
崔龙摆摆手,说:“不要。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你们想不到的,是可观的价格。我们签订合同,价格也写得明明白白,比往年要高出几毛钱,反正稳赚不赔。就算土豆丰收了,市场价格低了,我们是不会跟着降价的,这是对你们的保护。”
听崔龙这么一说,一些围观的农户一脸疑惑。他们觉得胜利公司是不是在耍什么手段?哪有这样的好事,土豆上门收购,价格还有保障,脑子进水了吧!
崔龙没有生气,耐心地解释:“老乡,知道胜利公司的老板是谁吗?”
他们脱口而出,说:“叫李文归嘛!”
“对,了解过李文归是怎样一个人吗?”崔龙继续问。
“知道知道,他爹是个大善人,有其父必有其子,李文归也是个好人。这些年,他把老家的土豆生意做大做强了,我们这些农户也跟着受益了。”村民笑着说。
“那不就对了?还怀疑什么?李文归这么一个大老板,身价千万,他坑谁也不能坑了父老乡亲啊!你们说是不?若真是他这么做了,以后,在龙窑街上,他还怎么立足,怎么发展,怎么生存?
“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实话告诉你们,去年,不是干旱减产了嘛,一时间土豆成了抢手货。胜利公司跟外地商人签订了一个大合同,结果由于经销商前来疯抢,造成公司没有完成收购任务,最后赔了人家50多万。这事都听说了吧?”
乡亲们说听说了。讲到这里,他们大致听懂了,签订合同的主要目的,无非是事先抢占货源,以防不测。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不仅让利农民,也保障了企业的利益。
他们听明白后,终于释怀了。见大众都接受了这一做法,崔龙喊来村里的村长,跟他再解释了一遍。
听后,村长很高兴,他紧握崔龙的手激动地说:“李文归我了解,他爹更清楚,是个大善人。我相信,胜利公司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定不是靠着坑蒙拐骗发展起来的。这事我看好,我会发动村民签单的!”
很快,这个村子搞定了。崔龙又去了下一个村子,跟村长说明了来意,讲清了签约的好处,他们觉得这是好事,就一口答应了。
跑了两周时间,前前后后合计签约了十万多亩的土豆订单。这样的战绩令李文归很满意,如此大的体量,货源一定能够保证。
他算了一笔账,以往年出产数据,按照最低亩产两千斤土豆计算,十万亩种植量就能保障二十来万吨土豆的供应量。
而有了这二十万